近日,有法新社记者“偶然”发现,菲律宾西部水域在谷歌地图上的名称显示为“西菲律宾海”,而此前显示的名称为“南中国海”。
与法新社记者同步发现这一更改的,还有菲律宾武装部队发言人帕蒂娜。她在周一发布的声明中说,“作为国家主权的捍卫者,(菲律宾军方)认为这是对真实呈现和公众认知的宝贵贡献。”
然而真实的民众认知究竟如何?在谷歌地图上冒出的“西菲律宾海”究竟是什么概念?
早在2024年7月29日,菲律宾主流英文媒体《马尼拉时报》上曾刊载了一篇题为《“西菲律宾海”是个虚构且危险的概念》的文章,作者是菲律宾前总统发言人里戈贝托·蒂格劳。
蒂格劳在文章开篇就说:
“小费迪南德·马科斯总统在最近的国情咨文(作者指菲总统马科斯在2024年7月22日发表的其任上第三次国情咨文)中最糟糕的断言是‘西菲律宾海不是虚构的’。他夸张地以一种沙文主义的方式宣称:‘西菲律宾海是我们的,它将一直是我们的,正如我们对菲律宾一直熊熊燃烧的热爱。’马科斯大错特错。”
蒂格劳随后指出,“西菲律宾海”根本是一个虚构的概念,它被马科斯总统当作搅动民族主义情绪的工具,企图确保其总统职位的稳固,以及获得来自美国的支持。
2012年9月12日,菲律宾政府发布由时任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签署的第29号行政命令,宣布将包括中国南海部分水域在内的菲律宾群岛以西海域命名为“西菲律宾海”。
这项行政命令称,菲律宾群岛以西海域,即菲称“吕宋海”(即中国南海部分水域)及其周边海域,将自发布之日起正式被命名为“西菲律宾海”,其中包括“卡拉延群岛”(即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和马辛洛克浅滩(即中国黄岩岛)附近海域。
蒂格劳认为阿基诺三世此举非常愚蠢且幼稚。蒂格劳在文中表示,2012年4月的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后,黄岩岛已经被中国实际掌控,中国海警的船只保持在此海域的定期巡逻,蒂格劳反问道:“我们如何将其纳入我们的‘西菲律宾海’” ?
众所周知,现代菲律宾的领土版图由一系列国际条约确定,包括1898年《美西和平条约》、1900年《美西关于菲律宾外围岛屿割让的条约》、1930年《关于划定英属北婆罗洲与美属菲律宾之间的边界条约》等,但这些条约都没有将黄岩岛列入菲律宾的领土范围。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菲律宾开始以“逐步蚕食”“软硬兼施”的方式对黄岩岛提出主权主张。
1978年菲律宾总统老马科斯签署1596号总统令,将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和周边大范围海域称为卡拉延群岛,非法列入菲领土范围。2009年菲国会通过9522号法案,非法将黄岩岛和南沙部分岛礁划入菲领土。
2024年11月8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签署“海洋区域法”,同样也是希望采取类似路径,以立法的方式来侵犯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利。但不管从历史维度还是从法律角度看,菲律宾上述侵权主张根本站不住脚。
正如蒂格劳指出,所谓的“西菲律宾海”一直是给菲律宾人洗脑和妖魔化中国的宣传工具。甚至在2016年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中,仲裁庭的裁决都没有采纳“西菲律宾海”这样的说法。
法新社记者此次“意外发现”,以及菲军方随后的应和支持,很难不让人联想,这又是一次“别有意味”的炒作。然而炒作再盛,也推翻不了事实,就像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对谷歌地图上标注的回应,简短有力,难以反驳:
“长期以来,南海一直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通用地名,为世界各国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广泛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