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在农田里遇见美
献给热爱海豚和大海的你
经典的生成与流传
教师节特别节目
宁静的天空才有璀璨
信笺里记录着民族的血泪与脊梁
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五周年特别制作
喜马拉雅南麓的心灵国度纪行
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
现代中国爱情的谱系
你所不知道的戏剧大师曹禺
再渺小的生命,也请绽放万丈光芒
文人袁枚的美食经典
巴厘岛和爪哇咖啡之外的岛国印尼
电影配乐之神访谈录
来自大海的爱与思念
一本故宫大语文·10大知识主题, 包括建筑、制度、治国、文物、生活、 服饰、饮食、学习、风俗、娱乐。 一本书,双层立体翻读,内含160个零件, 翻拉抽立,用了中国最一流的制作团队的心血。 一本书,有声讲读, 不仅让孩子,同样让爸爸妈妈寓教予乐。今日轻阅读翻开《故宫(人文版)——这是紫禁城》让你成为故宫的“万事通”。
青年作家倪闻天首部长篇小说,以少有的男性视角,分离出爱情中的逃避和卑劣。
在一百多座灯塔鲜为人知的故事里,感知人类探索海洋文明的勇气与毅力。
2017年, TS-03航次马里亚纳海沟科考活动圆满结束。纪录片导演、摄影师张桅,用纪实摄影与航行日记,讲述了真实而动人的中国深海故事,致敬中国深海科考。今日《轻阅读》,周微电话采访《深渊之上》作者张桅,分享马里亚纳海沟科考的成就与艰辛,揭开深海科考的神秘面纱。敬请收听。
蔡小容:这本书和我一样寂寥
英国艺术家、鸟类学家马特·休厄尔,用萌趣插画诠释这些乘风者的身姿,讲述海鸟那些不为人知的美丽故事。
柔软芬芳的母爱和友谊,可能隐藏着人性的阴暗复杂;三代女性的人生悲喜剧,微缩了女性群体的命运写照。青年作者吴沚默,用多声部成长故事,为心理悬疑注入新的活力。
读汪曾祺,念父子情——纪念汪曾祺诞辰100周年 2020年是文学家、美食家、生活家汪曾祺先生诞辰100周年。汪曾褀是文人,深得中国文化的精髓。他讲究的是腔调和趣味。正如他的小说一样,笔下的人物形形色色,故事妙趣横生。汪朗作为汪曾祺的长子,继承且延续了父辈的事业,拥有散文家、美食家等多重身份。同时他也遗传了父亲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今日轻阅读翻开《多年父子成兄弟》,听汪朗心中的父亲汪曾祺。
一场失败的政变后,一位皇子扬帆远航,游历南海的大小奇境。天竺是他航行的地理终点,也是难以诉诸语言的隐秘。日本作家涩泽龙彦,用幻想延展史书上的寥寥数语,敷演一段如真似幻的南海游记。
《红楼梦》里故事的展开,无不与经济问题相关。学者陈大康,从经济角度分析红楼故事,解读一个不一样的荣国府。本期《轻阅读》,翻开陈大康作品《荣国府的经济账》,在纷繁复杂的红楼账本中,品味《红楼梦》的世态与人情。
战乱的年代,她们从中国漂泊到了美国。历尽艰辛站稳脚跟后,她们要如何面对在异域文化中长大的女儿?女儿们长大成人,在生活中艰难前行,才终于理解那婉转倾诉的慈母之心。《轻阅读》之“文字与光影”系列,本期翻开华裔作家谭恩美代表作《喜福会》,在母女两代人的爱与冲突中,感知异域文化背景下东方的魅力与神奇。
《你的好心看起来像个坏主意》是一部双线结构的长篇童话作品:一条线是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的日常,以及与他们眼中的“大魔王”——兽医斗智斗勇的故事;另一条线是立志照顾失去父母的小动物的主角兽医小安的生活。周晓枫写出一个现实问题的核心,那就是亲子关系中的“理解错位”。父母总说“为你好”,而孩子们却觉得自由受到了束缚,自己得不到理解。正像是故事前半部分小动物们与兽医小安之间的关系,亲子之间需要彼此的沟通和理解,也需要给彼此成长的空间。这是一个关于误解、理解与和解的故事,也是关于体谅、尊重与宽容的故事。
两个意大利青年,用三十多篇田野调查笔记和四十多幅手绘图版,呈现了一个即将消失的海岛人类学图景。
自然观察笔记—《我的湿地鸟类朋友》是一部带给读者全新体验的自然观察类图书,辽宁籍作家宋晓杰以关切的情怀、科学的精神、优美的笔调,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辽河口湿地40种鸟类的生活图景,加上摄影师谷洪旺的高清精美图片,给读者以美妙的阅读享受。本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广东、吉林、辽宁等省份的中小学生寒暑假阅读书目,并获得了“2019年度桂冠童书”、生态环境部第一届“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等荣誉。今日轻阅读周微电话连线 《我的湿地鸟类朋友》作者宋晓杰,品味阅读与自然的邂逅。
冰冷狂暴的勘察加海,漂泊于海上的蟹工船,一群苦苦挣扎的劳动者们,忍受着无情的剥削与压迫。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刻画渔工的悲愤与血泪,书写激昂而朴素的斗争。本期《轻阅读》,翻开小林多喜二作品《蟹工船》,重温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无产阶级文学,读懂劳动者的觉醒与反抗,伟大与不朽。编辑、后期:丁旭;播音:周微;片花播音:任昱。
这是由食物引发的19世纪环球大冒险,也是由植物书写的波澜壮阔的世界历史。怀揣梦想的植物学家用一生追寻奇妙植物,丰富了美国人的餐桌,带动了新产业的发展。本期《轻阅读》,翻开丹尼尔·斯通作品《食物探险者》,在费尔柴尔德的人生传奇中,领略科学飞速发展、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时代魅力。编辑、后期:丁旭;播音:周微;片花播音:白宇坤。
浩淼海洋,蕴藏着无数精彩的故事:葡萄牙人首航中国的登陆地屯门岛到底在哪里?景德镇外销瓷曾经对欧洲文明产生过什么影响?著名学者林梅村教授打捞历史细节,探讨大航海时代西方天主教、中东穆斯林和明王朝的冲突与交流。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本期《轻阅读》,翻开林梅村力作《观沧海》,发现郑和下西洋以后的海上丝绸之路,探讨大明王朝与西方世界的华丽碰撞与交流。编辑、后期:丁旭;播音:周微;片花播音:白宇坤。
人活百年,看到的世界有何不同? 本书是由一位百岁老人口述自己经历、孙女加以记录编纂的故事集。 本书讲述了上个世纪动荡的历史中老人所属的江苏双沟镇高氏家族的兴盛衰亡,以及她自己挺过的风风雨雨。 本书由外婆口述、母亲润色、女儿定稿,三代人的打磨使得作品透出鲜活、质朴的底色,凸显了外婆作为一个平凡女性面对艰难时世的不屈和坚韧,而其中珍贵的历史细节又把我们带回了真实的历史场景,有利于“失根”的现代人能够继承老一辈身上面对困难时坚韧不屈的态度与迎难而上的精神,从而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笑对人生,迎接生活的挑战。 本书分为三部分,分别讲述高氏家族的人事兴衰、作者童年记忆里的民俗细节以及作者成年后在战乱中的动荡经历。
与老外聊华语电影系列
与老外聊华语电影系列
与老外聊华语电影系列
《丧钟为谁而鸣》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40年创作的长篇小说,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讲述的是美国青年罗伯特·乔丹在大学里教授西班牙语,对西班牙有深切的感情。他志愿参加西班牙政府军,在敌后搞爆破活动。为配合反攻,他奉命和地方游击队联系,完成炸桥任务。他争取到游击队队长巴勃罗的妻子比拉尔和其他队员的拥护,孤立了已丧失斗志的巴勃罗,并按部就班地布置好各人的具体任务。在纷飞的战火中,他和比拉尔收留的被敌人糟蹋过的小姑娘玛丽亚坠入爱河,藉此抹平了玛丽亚心灵的创伤。在这三天中,罗伯特历经爱情与职责的冲突和生与死的考验,人性不断升华。在炸完桥撤退的时候,自己却被敌人打伤了大腿,独自留下阻击敌人,最终为西班牙人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匠人》讲述了作者申赋渔的家乡——申村中一个个手工艺匠人及其家族的命运故事。作者追忆了家乡苏北申村里十五位手工匠人的故事,如瓦匠、篾匠、豆腐匠、剃头匠、花匠等,用一个个真实的小人物展现出大时代变迁中的中国乡土生活以及其中的人物命运。该书是申赋渔第七部作品,于2015年出版。
好的文学作品是对人的启迪,是充满了怕与爱的生活本身。只有品尝过了生活滋味的灵魂,才会真正懂得生活捧出的灵魂。在创作札记《金蔷薇》中,俄罗斯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用散文诗的语言、小说似的铺叙,娓娓道来作家的使命。本期《轻阅读》,翻开帕乌斯托夫斯基作品《金蔷薇》,体味文学创作的美好与纯真。
十九世纪法国历史学家儒勒·米什莱,用散文之笔歌颂自然,充满馥郁的人文气息。《山》《海》《鸟》《虫》,万物有灵。本期《轻阅读》,翻开米什莱博物散文系列“大自然的诗”,和翻译家李玉民教授一起,探寻史学家笔下的博物世界,唤醒大自然深处的人性哲思。
《飞越高原—追鸟记》是一本观鸟笔记。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亲身的体会,别开生面地向读者真实地描述展示了我国四大高原的自然之美。书中记录了几十种高原独有的动物及几百种鸟类的精彩生活,并配有大量作者拍摄的精美图片,集科学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体。揭示和探讨高原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人们与大自然建立亲密联系,保护高原的完整和野性。作者肖辉跃是三湘第一女“鸟人”,她的传奇经历引人入胜。这本书是她数十次深入高原,行程百万余里,历时四年而写成。今日肖辉跃作客轻阅读让我们跟随她一起在壮美与神秘的高原上观鸟、识兽,收获新知。
在逆境中成长为一个值得爱的人
内容简介:比起整天闷在熟悉的城市与小小的校园,旅行是一件极好的事,但与很多背包客、独行侠不同,《打开一扇窗》作者戚宛珺对旅行的安排很随意(或很不专业):有时与父母外出,有时随学校考察,有时报团出游,更多的还是与志趣相投的朋友结伴上路。她喜欢在旅途中和同伴分享感受,透过他们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这是几乎每一个普通学生都可以做到的事。她并没有大胆地扔下学业或是深人险境尝试旅行的刺激,也并非家底厚实有大把的银子肆意挥霍。但旅行与学习生活,本不该是相悖的吧。 因为珍惜,所以总想把每一次旅行用自己能做到的最完美的方式记录下来。她拍摄相片,制作小纪录片,但最后一直坚持下来的,还是最方便快捷的文字。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总想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但她又是个从小到大一直不受印刷出版眷顾的可怜人,念小学时,甚至连报纸上“作文园地”的稿子都不曾被录用。可她还是要写,更希望能与人...
坐拥千把名茶壶万片茶砖的“贝勒爷”,花六万块机票钱从澳大利亚飞过来的“名狗安格斯”,患有“习茶强迫症”的外国“茶博士”,午夜两点半最精神的夜猫子茶人,为美国第一家庭奥巴马家设计餐具的设计师,参加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的古茶室主人,琴、棋、书、画、花、工、艺照单全收的国际珠宝旗舰店店长,不计回报种植有机茶园的现代茶农,法国戛纳影展上惊艳亮相的女导演,留学意大利、推广意大利美食的室内设计师……一群有趣、有想法的人聚在一起做有趣的事情,写有意思的文章,就成了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