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肯尼迪总统就做出了“谁控制了太空,谁就控制了地球”的判断。如今,太空已成为国家安全的战略制高点和大国军事角逐的新战场。近年来,印度在这场角逐中显得格外活跃,将进军太空作为提升影响力、获得国际关注的重要举措,并在该领域持续发力。
然而,有媒体尖锐指出,印度在整体太空技术并非十分成熟、自主研发能力仍很有限情况下,急于求成倾向明显。
3月27日,印度对外宣布完成了一项代号为“夏克提女神任务”的反卫星试验。在印度教中,夏克提女神是宇宙初元的创造力量,也女性权利的象征。
印度总理莫迪于当日兴奋地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就在不久前,我们的科学家击落了一颗位于距离地面30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的卫星。”莫迪称,这个名为“夏克提”的反卫星武器项目之所以重要,在于两点。“其一,印度是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该项技术的国家。其二,整个项目研发都是印度独立完成。”
据澎湃新闻特约撰稿人 Mark Gubrud(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和平、战争与防御课程兼职教授)分析,印度在此时宣布成功进行反卫星实验的原因一部分是出于莫迪式“沙文主义”,以转移面国内民众的注意力;另一部分原因是向全世界展示印度的太空和军事实力。印度正寻求作为拥有太空武器能力大国的更大影响力,包括在任何有美俄中“三巨头”的谈判桌上占有一席之地。
Mark Gubrud指出,印度的反卫星试验可以被视为在本已经灼热的太空竞赛里又爆发的一场大火。
对此,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表声明称,“空间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每个国家都有责任消减可能导致该领域军事化的行动”。巴基斯坦希望“过去强烈谴责他国展现出类似能力的国家”也在 “减少与外太空有关的军事威胁”方面发挥作用。声明中巴基斯坦外交部还讽刺地说道,“吹嘘拥有这样的能力让人联想到唐吉诃德对抗风车”。
自宣布成功试验反卫星武器后,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主席萨蒂什·雷迪4月6日表示,印度正在开发多款太空武器系统,很快将成立一个军事航空航天司令部,提高太空威慑能力。
雷迪表示:“我们正在研究多种技术,包括定向能武器、激光、电磁脉冲和共轨武器。如有需要,印度能使用多枚从地面发射的导弹拦截器,攻击运行轨道高度达1000公里的多颗卫星,包括军用卫星。太空在军事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确保安全的最好方法是进行威慑。”
据报道,目前印度已掌握研发制造和发射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卫星地面控制与回收等技术,在发射卫星方面不断传出新闻。印度还计划2022年前完成首个载人航天任务。
载入航天计划由莫迪于2018年的印度独立日提出,他表示,国家计划4年内让印度成为继美、俄、中三国后第4个把人送上太空的国家。他还承诺,要将“一面三色旗”插到太空。莫迪当时高呼,“印度这头沉睡的大象已经觉醒了!” 但印度尚无送人上太空的经验,据报道,印度已与俄罗斯和法国达成协议,提供技术协助推动这项太空计划。
印度在发展各种民用商用卫星的同时,还不断发展军用卫星以及反卫星武器,极力推进太空军事化。继2007年成立太空司令部、2011年组建航空航天司令部和作战部队后,印度于2017年开始筹备太空联合司令部。目前,印度运行着由13颗卫星组成的遥感卫星星座、12颗卫星组成的通信卫星星座,还接连发射新型电子战卫星、雷达成像卫星等。除动能反卫星武器外,印度也在研究共轨武器、高能激光与高功率微波武器。
对于印度数量庞大的太空武器项目,外界并不看好。有媒体指出,印度太空军事化举措雷声大雨点小,2018年印度耗资27亿美元制造的间谍卫星发射两天后成为太空垃圾等事件,显示出印度在整体太空技术并非十分成熟、自主研发能力仍很有限情况下,急于求成倾向明显,其自以为豪的“一箭多星”技术究竟有多少“含金量”,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