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说好海外华人故事”暑期实践支队赴马来西亚调研二十四节令鼓,踏上了一段探寻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旅程。
二十四节令鼓由马来西亚华人陈徽崇老师和陈再藩先生(笔名小曼)于1988年共同创立,是马来西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使用的是广东狮鼓,鼓身用汉字书法刻写着节气名称。在表演时,众多鼓手变化队形,挥舞鼓棒,结合武术、舞蹈和配乐,共同完成一首气势磅礴的鼓乐表演。
支队成员与职业鼓团共同进行二十四节令鼓表演
激昂的广东狮鼓鼓点,遒劲有力的书法,契合二十四节气的舞蹈动作……在马来西亚观看了多场二十四节令鼓表演后,清华大学学生杨小宁说,“在马来西亚,很多中小学生,放学后在学校社团,一起打二十四节令鼓,孩子们即使身在海外,也依然与中华文化有着深深的联系与共鸣,这是共画同心圆的最好方式。”
支队成员采访二十四节令鼓相关文化人物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支队前往马来西亚柔佛、吉隆坡、巴生、槟城等地,开展二十四节令鼓文化调研,与当地鼓队进行技艺切磋,并与二十四节令鼓创始人,协会成员以及职业鼓手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二十四节令鼓这一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层动因以及其对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的影响。
支队成员与二十四节令鼓创办人陈再藩先生和二十四节令鼓协会副秘书长梁士杰先生合影
来自马来西亚的清华大学留学生冯显礼表示,“在对中华文化认同方面,二十四节令鼓起到了凝聚的作用,我们新生代在学习二十四节令鼓的同时,会去了解它的文化渊源,这也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本次实践活动中,支队还走进马来西亚的中小学,将二十四节气的智慧和二十四节令鼓的精神带入课堂,推广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创新典范,让马来西亚的中小学生们感受中华文化的深邃与魅力。
支队与乡区小学制作二十四节气扇的大合影
支队成员与乡区小学小孩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