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外交部透露,中方同日方和相关国际组织前后进行了10多轮密集谈判和协商,在全面建立长期国际监测安排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在中日双方发表的共识文件中,日方承诺“欢迎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下设立覆盖排海关键环节的长期国际监测安排,并将确保中国等所有利益攸关国有效参与其中以及这些参与国的独立取样监测、实验室分析比对得以实施”。这项突破,对于监测日本核污染水对海洋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有什么样的意义?如何才能做好对海洋中放射性核素的监测?
来自于福建省 集美大学港口与海岸工程学院 的林武辉教授从2011年起就一直关注和开展有关日本福岛核事故的研究,也是中国首批参与日本福岛核事故后的西太平洋放射性核素调查人员之一,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日本福岛核污染水中放射性核素变化的专业论文。就这些问题,南海之声记者对林武辉教授进行了专访。
林武辉参与日本福岛核事故后的西太平洋放射性核素调查
林武辉参加国际原子能机构会议交流
林武辉在中国科协有关会议中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