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南海救116”轮顺利返回海南三亚救助基地码头,圆满完成为期三个多月的南沙岛礁应急值守任务。与此同时,空中救助力量“B-72CR”救助机组也于近日完成轮换,返回广东珠海驻地。目前,新部署的“B-72CS”机组与“南海救115”轮已相继接替值守,继续在南沙岛礁开展常态化值守工作,这也是救捞系统救助船舶和救助直升机第一次同时完成换班。
“B-72CR”救助机组凯旋而归
三个多月来,“南海救116”轮全体人员克服南沙海域强对流天气和恶劣海况,针对岛礁海域复杂环境特点,重点开展了岛礁救助、潜水、消防、清污等专项训练。在105天的值守期间,共救助遇险人员15人,救助遇险船舶3艘。“B-72CR”救助机组完成了多架次远距离搜救落水渔民、夜航救助脑梗病患等多项急难险重任务,成功救助6名遇险人员。在此期间,通过模拟实际救援场景,南海救助局还组织开展了船机协同海空立体救助演练,进一步提升了船机协同配合能力。
救助桂北渔69666船
自2018年专业救捞力量进驻南沙以来,截至25年4月15日,交通救捞共完成了28批次值班船舶轮换及11批次救助直升机轮换,共有850人次奔赴祖国南端南沙岛礁开展应急救助值守,共执行救助任务119起,成功救助遇险人员704名,遇险船舶30艘,获救财产价值逾41.86亿元。此外,圆满完成专项任务7起,有力保障南沙海域海上人命、环境、财产安全。
开展“扎根南沙守初心 勇担使命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
交通救捞在南沙岛礁的常态化值守工作,是中国履行国际责任、保障海上人命安全的重要举措。交通救捞将持续深化应急值守,保障海上交通安全,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持续为南海海域提供有效人道主义公共产品,在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上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