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高水平最大自由贸易区——2025 RCEP区域发展媒体智库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
5月24—25日,由中国日报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共建高水平最大自由贸易区——2025 RCEP区域发展媒体智库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14个国家的主流媒体、智库、企业负责人,以及来自东盟秘书处、中日韩合作秘书处、RCEP支持机构、世界自由区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共约300人参加论坛,为区域合作增进共识、坚定信心、形成合力积极建言献策。
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刘小明致辞
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刘小明在致辞中指出,海南自由贸易港坚持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努力打造引领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第一,将充分发挥自贸港政策优势,进一步做好与RCEP规则叠加集成,主动搭建区域合作公共平台,在促进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市场联通、要素流动、规则对接等方面发挥重要枢纽作用。第二,将大力推进制度型开放,在加快落实RCEP规则的同时,主动对标CPTPP、DEPA等高水平经贸规则,为企业提供更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第三,将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加强蓝色经济互联互通,推动RCEP成员合作由陆地进一步走向海洋。第四,将实施更加便利的人员进出政策,着力搭建国际经贸合作网络和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网络,加强同RCEP成员间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领域合作交流。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视频致辞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发表视频致辞。他表示,RCEP已成为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和增长的重要基石。第一,在全球贸易环境迅速演变的背景下,RCEP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支柱。要在RCEP框架下,维护一个基于规则、开放、可预测的贸易体系,并与世界贸易组织原则保持一致。RCEP各缔约方正全力以赴,力争尽快完成新成员加入程序的细则制定工作。第二,加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是充分释放RCEP潜力的关键。各国政府必须与企业紧密协作,确保各方全面理解和运用协定条款。第三,充分发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ACFTA)的作用,强化RCEP的实施效果,巩固和提升东盟与中国的创新力、生产力和竞争力。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致辞并演讲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致辞并演讲。他指出,当前,在全球地缘政治与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经济贸易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以自由贸易为主线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不仅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且呈现出引领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良好势头。他建议,第一,合力共建高水平的RCEP,为不确定性增大的全球经济注入重要确定性。共建高水平RCEP需要高水平的开放、高标准的规则、高质量的发展。第二,合力推进RCEP从“最大自贸区”走向“高水平自贸区”。希望实现区域内双边、多边自由贸易的新突破,实现RCEP扩容的突破。第三,中国扩大自主开放与单边开放,成为共建高水平RCEP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将为促进形成RCEP统一大市场提供重要机遇。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发布《共建高水平最大自由贸易区——2025 RCEP发展报告》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发布了《共建高水平最大自由贸易区——2025 RCEP发展报告》。《报告》指出,在全球经贸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RCEP生效实施三年多来,在贸易、投资、产业链、价值链融合等多方面呈现出促进效应。当前,RCEP正处在从“最大自贸区”走向“高水平自贸区”的关节点,推动RCEP从规模优势转向质量优势,是各成员合力推动区域发展,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共同选择。
开幕式后,举行了以“共建高水平最大自由贸易区”为主题的全体会议。与会专家认为,在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冲击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秩序的今天,多边自由贸易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在这一背景下,共建高水平的RCEP是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各成员必须携手合作、协调行动、共同应对。与会专家建议,RCEP需加快提质升级,引入新贸易议题,提升经贸合作水平;需推动各成员规则标准的协调与互认,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需尽快设立独立运行的RCEP秘书处,构建成员国跨部门联合工作机制;需充分发挥媒体与智库的作用,合力共建高水平最大自由贸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