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渔共生系统不仅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更是一场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启示。”非洲开发银行首席社会发展专家Foday Mary Nguanya在结束“耕海牧渔”上海暑期学校的学习后这样总结。这位40岁的塞拉利昂发展问题专家,在中国找到了推动非洲农业与渔业融合发展的新灵感。
为期三周的暑期学校让Nguanya深入了解了中国在稻渔综合种养领域的创新实践。“最让我惊叹的是这种系统带来的多重效益,”她表示,“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这种综合效益正是非洲农业发展所需要的。”
作为非洲开发银行的资深官员,Nguanya用专业眼光评估这项技术的应用前景。“中国案例显示,稻渔共生系统可以减少30%的化肥使用量和25%的农药使用量,同时提高单位面积产值达40%以上。这些数据为我们推动非洲农业转型提供了有力参考。”
学习期间,她与来自十多个国家的学员分享了非洲在农业与渔业融合方面的经验与挑战。“这种跨文化交流特别珍贵,”Nguanya说,“我们不仅学习中国的经验,还了解到越南、泰国等其他国家的实践,这为我们制定非洲发展方案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