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本期节目访谈嘉宾云南师范大学夏玉清教授
(该期节目已于2025年9月3日18:30播出)
八十多年前一位南侨机工给妻子留言:“若我不归,儿名念华”,短短几个字的家书,也是一代南洋华侨在民族存亡之际用生命写下的家国誓言。
在那段岁月里,大量的南洋华侨青年,在爱国侨领陈嘉庚的号召下,毅然放弃安逸生活,从东南亚各国穿越烽火南海,回国奔赴滇缅公路。他们以方向盘为武器,用血肉之躯筑起抗战补给线。他们中有人是富商子弟,有人剪发扮作男儿身,有人永远留在了祖国的青山之中,有人牺牲后连名字都未被刻入历史,只为一句“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他们的故事依旧震撼人心。本期节目特邀《南洋华侨机工研究(1939-1946)》一书作者、云南师范大学夏玉清教授,带我们追寻那些被尘封的名字与故事。从印尼三宝垄南侨机工后人寻亲的泪光,到新加坡家书中干枯的南洋花瓣,再到今天年轻一代重走故地的共鸣。这是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更是一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致敬。
嘉宾简介:夏玉清,男,山东兖州人,云南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云南南亚东南亚华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理事。主要以近代档案研究边疆华侨与中国互动、机工与祖国抗战、东南亚华侨华人问题。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项目一般项目《南洋华侨机工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1项,在研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一般项目《南洋华商开发云南边疆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1项。主持省部级涉侨项目6项。出版专著2部,在《抗日战争研究》《宗教学研究》《世界民族》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图为南洋各地筹赈会出席首届南侨总会,陈嘉庚在致词
图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第六号通告(征募汽车修机驶机人员回国服务)》
图为南侨机工回国时高歌《告别南洋》
图为1942年云南惠通桥炸断后南侨机工奔赴印度继续运输
图为南侨机工待装配的汽车
图为滇缅公路上的南侨机工队
图为三位白发苍苍的南洋华侨后人走向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
图为南洋华侨机工英雄墙
图为杨保华、翁家贵、罗开瑚、刘传汉等老机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机工纪念碑前
图为砂拉越华侨机工纪念碑
图为夏玉清应邀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观礼。
(以上照片均由夏玉清教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