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由中国南海研究院、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华阳海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海南智库论坛中国(海南)-东盟2025智库论坛”在海口召开。
本次论坛以“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建‘蓝色伙伴关系’:共谋发展、共同繁荣”为主题,来自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越南、菲律宾等7个国家共计600余位专家学者、政府代表及国际组织成员,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围绕“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创新与产业合作”“海洋生态保护与渔业合作”及“南海区域海洋基础设施建设与海上通道安全”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与交流。与会学者纷纷表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蓝色经济领域合作潜力巨大,通过创新与产业合作,可以共同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南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士存表示,中国—东盟已经进入了经贸关系新阶段,产业合作模式逐步转型,制度性合作不断深化,积极落实全球治理倡议,推动南海务实合作及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他提出了将中国—东盟合作打造成为“三个典范”的建议:一是打造多边主义合作的典范;二是打造“全球治理倡议”合作的典范;三是打造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典范。
马来西亚海事研究所研究主任苏海达·伊斯梅尔表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可以聚焦在经济发展和贸易互通、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食品安全和渔业可持续性、技术和数字化、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
菲律宾国际安全学会主席隆梅尔·班乐义认为,中国和东盟应当有效落实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精神。南海周边国家应加强在海洋基础设施领域的协调,切实推进南海基础设施建设,为该地区的繁荣作出贡献。
中国(海南)-东盟智库论坛创办于2017年,旨在推动国内外各参与主体就“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深化中国与东盟间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讨论,推进海南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提供智力支持,引导国内外社科专家积极为海南与东盟的合作与交流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