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整体平稳,“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已经启动案文三读,中国-东盟自贸区也进入“迭代升级”的3.0阶段。然而,从2023年上半年开始,美国和菲律宾刻意制造海上摩擦,利用所谓“灰色地带”策略加大对华攻击抹黑,歪曲南海问题的实质,挑拨中国与南海其他声索国的互信,让南海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在11月5日由中国智库“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组织的线上沙龙上,多位中国学者对当前南海形势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真实立场,进行讨论和阐述。
谁在改变南海现状?
当前国际舆论场上存在一种言论,认为中国在南海进行“扩张”或“胁迫”,中国在南沙的岛礁建设,成为南海现状改变的原因。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主任胡波指出,这些言论与事实完全不符。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海洋权益声索自1947年以来都是非常一致和延续的,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处理南海争议的方针和政策也没有发生变化,那就是“搁置争议”和保持现状。
2024年9月14日,非法滞留中国南沙群岛仙宾礁潟湖150余天的菲律宾海警9701号船最终撤离。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中国的维权能力以及维权决心确实得到了大幅增强,面对外界的挑衅,中国的反制更强更有力了。”胡波说。
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南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吴士存认为,中国在南沙的岛礁建设,是对菲律宾提起所谓南海仲裁的反制,是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主动作为,“合理合法”。
吴士存进一步指出,当前南海形势不稳定,究其根源,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其一,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已赤裸裸地“选边站队”,坚决站在中国的对立面。其二,部分南海争端的声索国试图固化既得利益。其三,南海仲裁案所谓裁决几乎全盘否定中国的南海权利主张。
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丁铎也表示,美国等域外势力的“地缘政治妄想症”,直接导致南海秩序中的对抗阴影挥之不去。
“美国对菲律宾前段时间在南海的挑衅提供了不少情报、战术和认知层面的支持,反映出其执意以强化美菲同盟为依托、以介入南海问题为抓手,重塑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意图。”
当地时间2024年4月7日,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和菲律宾在南海举行联合海上演习。
丁铎认为,菲律宾自以为通过倚美抗华尝到了甜头,未来恐将继续在海上制造事端,以有准备、有策划的“闹海”,以及通过国内立法形式固化其非法所得、扩大单方面主张,来进一步试探中国维护领土主权的底线。
谁在南海制造威胁?
自2009年以来,在美国“转向亚洲”、亚太再平衡和“印太战略”框架下,美国逐步转变其南海政策,在南海争端问题上从相对中立、“选边站”到现在的直接介入。
胡波指出,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在冷战结束至2009年以前,美国不那么重视南海和东南亚地区的时期内,南海的局势总体上要比现在稳定得多。
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所长闫岩表示,需要认清一个现实,美国虽然不是南海争端的当事国,但现在俨然成为南海问题的直接“玩家”。
根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发布的《南海航行及飞越状况报告》,美军每年在南海有5000个舰日以上的军舰活动,8000架次以上的军机存在,充分享受着国际法下赋予的航行自由。然而,美国却大肆炒作南海航行与飞越问题,构建“中国阻挠南海航行自由”的虚假叙事。
闫岩认为,美国炒作南海航行和飞越的问题,旨在以此为借口在南海地区开展其“航行自由行动”等系列军事和准军事活动,推行其单方面解读、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国际海洋法航行规则,并以此为标准强迫地区国家接受。这是典型的美式海洋霸权主义的体现。
另一方面,因为南海航行和飞越是沿海国和使用国的共同利益,美国构建“中国阻挠南海航行自由”的虚假叙事,可让更多的域外国家为保护自身的海洋航行利益而关注甚至插手南海事务,使南海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国际化。
“事实上,美国才是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的最大隐患。2001年4月1日发生在南海的中美撞机事件,以美方道歉和赔款而结束。”闫岩指出,随着美国在南海地区的军事活动不断强化,此类海空相遇的军事风险也将与日俱增。
谁在破坏国际法治?
南海仲裁案裁决出台八年来,中国政府“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的官方立场已被国际社会广泛知晓。但美菲等少数国家却拿裁决当“国际法”,给中国扣上不遵守国际法治的大帽子,菲律宾现政府更蠢蠢欲动,试图通过国内立法的形式,彻底坐实非法裁决。
南海漫评《如此包装?》
“国家同意是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石,争端解决机构不能未经国家同意行使管辖权。” 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教授郑志华指出,菲律宾提起仲裁事项的实质是南海部分岛礁的领土主权问题,有关事项也必然涉及中菲海洋划界,且与之不可分割。仲裁庭在明知领土问题不属于《公约》调整范围,海洋划界争议已被中国排除的情况下,仲裁庭仍然越权进行管辖,违背了国家同意原则。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教授雷筱璐进一步表示,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在明显没有管辖权的情况下,越权裁判,2016年裁决非法无效。
从实际效果来看,南海仲裁案裁决的整体逻辑,是绕过领土主权争议这个中菲南海争端的核心问题,实际划分中菲在南海部分海域的海洋权利。“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无法妥善地解决两国之间的复杂争议,反而加深了中菲两国的隔阂,破坏了两国管控冲突、预防争端的良好氛围。南海仲裁案裁决为美国加大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加深对南海事务的介入提供了借口和机会。”
谁在守护南海和平稳定?
南海是世界上最繁忙、最繁荣的航道,也是最安全、最自由的航道。在全球局势动荡不安的背景下,南海依然能保持整体的和平稳定,不是美国及其盟伴的所谓军事“护卫”,关键在于中国始终坚持“双轨思路”来解决南海问题:南海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对话协商谈判加以妥善管控解决,海上和平坚持由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加以维护。
雷筱璐指出,东盟国家倾向于通过管控冲突、预防争端的方式,维持地区和平稳定,这与中国处理国际争端的传统不谋而合。“双轨思路”不仅致力于最终妥善解决争端,更注重在解决争端过程中维持地区和平稳定。这才是解决南海争端的可行方案。
在今年10月举行的第27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多位东盟国家领导人都表示,地区的团结发展至关重要,东盟不会“选边站队”。即将接棒东盟轮值主席国的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也在会上重申,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十分重要,呼吁早日达成“南海行为准则”。
即使域外势力蓄意干扰,少数声索国蠢蠢欲动,对于南海的未来,最大的共识依然是:南海和平稳定的钥匙,应掌握在地区国家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