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由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主办、上海大学文学院协办的“中国收复南沙群岛的法理与历史: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来自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葡萄牙、俄罗斯、新加坡、英国等国的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40余人出席会议。研讨会围绕战后秩序维护与周边国家声索、南海的历史与法律等议题展开研讨。
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吴继陆表示,回望历史,维护二战胜利后建立的国际秩序是实现持久和平稳定的重要基础,尊重各国领土主权是维护战后秩序的核心要义。中国收复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是战后南海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予以坚决维护。
菲律宾“亚洲世纪”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安娜·马林多格-乌伊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对于中国、菲律宾等亚洲地区国家而言意义重大,这是反殖民斗争的胜利。在殖民主义进入亚洲之前,南海长久以来保持着和平与安宁。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反思和汲取智慧,探寻能够确保今日南海持续和平的策略与途径。
研讨会上,与会学者通过展示有关历史文献、档案和地图,分析论证中国拥有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主权具有充分的法理和历史证据,并指出当时主要国家承认中国拥有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学者还强调,二战后中国收复南海诸岛是《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所构建的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与会学者还就如何管控争议、推动地区合作,并将南海打造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提出看法和建议。本次国际研讨会汇聚多国专家学者,通过跨国学术对话,深化了对南海历史和法理相关问题的认识,取得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