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中国国务院作出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次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根据有关国内法规定,公布了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范围和功能分区。该自然保护区主要覆盖黄岩岛东北侧礁盘,面积达3523.67公顷,以珊瑚礁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
中国黄岩岛
中国这一海洋生态保护的积极举措,毫不意外地再次受到菲律宾的“麦克风抗议”。菲律宾外交部随即发表声明,言辞激烈,指责保护区建设“不正当且非法”,并敦促中国“尊重菲律宾的主权和管辖权”,停止执行并立即撤销上述批准文件。
拆解回应菲方这些令人困惑的无端指责,并非难事。
首先,对于菲方言必称的所谓“主权和管辖权”,中国外交部的回应直接有力——“菲律宾的领土范围早已有一系列国际条约确定,黄岩岛从来不在其中”。
众所周知,黄岩岛主权归属中国无可争议,中国对黄岩岛附近海域拥有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2024年11月10日,中国还公布了黄岩岛领海基线,并在12月2日向联合国交存黄岩岛领海基线声明和对应海图。本次公布的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完全落在中国的主权领域之内,不仅不违反国际法规则,还属于积极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之举。
与此同时,保护区是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遵照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在内的中国国内法开展,妥当履行了法定程序,且在科学上具有充分基础和理据。菲外交部对黄岩岛自然保护区建立“不正当且非法”的指责可谓不知所云。
其次,一贯自诩为南海生态保护“卫士”的菲律宾,却对中国黄岩岛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气急败坏”,其背后“心思”昭然若揭。
黄岩岛海域环境质量优,生态良好。
建立自然保护区不仅是中国在黄岩岛行使国家主权、切实开展管辖的具体映现,重申了中国维护黄岩岛及其附近海域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的坚定立场,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对黄岩岛周边海域乃至全球海洋生态的保护——海洋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存在。
优先在黄岩岛重点区域启动建设工作,而非追求“大而全”的海洋保护区急进铺展,充分体现中国政府在海洋保护议题和南海问题上的耐心与稳健。与此相比,菲律宾一方面大肆炒作南海生态环境议题,另一方面却多次组织所谓“渔民”以捕鱼为由冲闯黄岩岛周边海域,制造海上喧嚣、破坏海洋生态。种种行径,再次印证了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菲律宾大肆炒作南海生态环境议题,不过是服务于其非法声索的政治操弄。
最后应当看到,中国宣布设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符合中国国内法与国际法,既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应然进程,也表明中国坚定维护南海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与耐心,展现中国在黄岩岛从管控走向治理的重要进展,严正回击了菲律宾在南海生态环境保护方面 “贼喊捉贼”的可鄙做法。
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保护南海生态系统、养护南海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式,有助于遏制人类活动对黄岩岛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负面影响,标志着中国在南海由管控和应对,逐渐走向更为精细化和常态化的治理。此举向域内外国家清楚表明,中国不仅有妥善管控南海局势的能力,更有推动南海区域实现“善治”的愿景与热忱。
(作者:陈曦笛,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海研究专家委员会”特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