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由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和图书馆共同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台湾光复与南海诸岛收复主题展”在南京大学举行,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揭幕仪式并参观主题展和特藏馆。
本次主题展依托南京大学图书馆南海特藏分馆多年收集整理的史料、档案、实物、影像等文献资料进行设计制作,包括晚清巨变、沧海遗殇、胜利曙光、重光山河、海疆永靖等五个部分,由120块展板、645幅图片表格、70余张地图、120余册相关书籍,以及亲自参与接收中国南海诸岛的著名地理学家郑资约的家人捐赠的南海诸岛接收的地图、手绘草图、照片等原始资料组成。
整个主题展清晰回溯了因《马关条约》而起的国土沦丧之痛,生动展现了抗战胜利后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光复台湾、收复南海诸岛的正义之举,并描绘了新时代中国与周边国家携手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宏伟图景。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朱锋在接受南海之声采访时表示,抗战胜利也是中国收复失土、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胜利,然而直到今天,关于南海岛礁主权和海洋权益依然存在纷争,一些域外国家纷纷借此插手南海事务,此次展览正是要通过历史证据、历史档案、历史文献,“告诉世界中国对台湾和南海诸岛拥有的主权和海洋权益,有着强大充分且客观正确的历史依据。不管他国对中国的心态和利益发生何种变化,这都是他们必须要直面和正视的历史现实”。
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南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吴士存在接受南海之声采访时感叹“展览让人很沉重,但更值得铭记,催人奋进”。他表示,展览用详实的史料和历史证据链,让人们看到近代中国如何备受侵略,中国人民如何奋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收复南海诸岛主权,这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一部分,但现在很多西方所谓的南海问题专家,并不真正了解南海历史,我们需要把这些历史事实传播出去,让全世界都知道。”
台湾学者宋燕辉对本次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现在台湾地区的百姓和青年很多对这些历史都不了解,很多资料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对我而言收获很大。” 宋燕辉还对展出里涉及中国收复南沙群岛太平岛的史料印象深刻。他表示,自己曾经登上太平岛七次,“太平岛是南海最大的自然岛屿,我希望两岸的年轻人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南海的历史,也到太平岛去看看,这能激发我们青年一代共同捍卫我们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除展板展陈外,主题展现场还特别设立了海洋文化展、地图展、更路簿展、影像展等专题展区,并借助AR等新技术,立体多面展示南海历史文化,激励今天的人们以坚定的意志维护和平,以团结的力量应对挑战,以历史的智慧照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