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南海:历史与现实”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5年7月10日,“南海:历史与现实”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韩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及机构代表出席会议。与会专家围绕“二战后国际秩序与南海诸岛主权” “政治和法律视角下的南海历史” “南海仲裁案裁决再评判”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中国南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士存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南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士存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中国人民自古经营管辖南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于1946年成功收复南海诸岛并公告世界。2016年南海仲裁案裁决完全无效,其仲裁庭越权管辖、组成不公,法律适用、事实认定和证据采信存在大量谬误。他呼吁地区国家共同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拒绝外部势力干扰,加速推进“准则”磋商,通过海上务实合作构建南海命运共同体。
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国强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国强在主旨演讲中强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对南海诸岛的非法侵占,一系列重要国际条约确认了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中国政府成功收复南海诸岛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支持。他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只有了解南海问题的历史经纬,才能准确把握其现实走向与未来前景。和平、友谊、合作、友好是南海应有的面貌,也应是当今时代南海应有的样子。
国际学术研讨会现场。
与会嘉宾表示,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和相关权益有着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南海仲裁案仲裁庭越权审理、枉法裁判,所作出的裁决违反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非法且无效。南海各方应排除外部干扰、妥善处理分歧,加快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