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霓虹初上,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的传统夜市热闹非凡。在人潮涌动的摊位之间,一座巨大的圆形木筒装置吸引了无数目光。伴随摩托引擎的轰鸣声,骑手飞速驶入圆筒,在近乎垂直的木墙上盘旋而上,腾挪穿梭,现场观众自高处俯瞰,发出阵阵惊呼。这项惊险而古老的表演,正是印尼夜市文化中极具标志性的“死亡之墙”表演。
表演现场。
这项表演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后随着机车文化传入南亚与东南亚,如今在印尼夜市中演变为一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民间娱乐形式。骑手们驾驶摩托车在狭小的垂直空间中穿梭,无需任何安全绳索,仅靠离心力贴壁而行,常常多车同场、近距离交错穿插,令人惊呼不断。
阿尤和莉玛乌莉·吉尔桑在游乐场的“死亡之墙”中表演。
阿尤在“死亡之墙”的表演中向观众索取小费。
“死亡之墙”表演在印尼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常见于乡镇夜市、传统节庆与流动嘉年华之中。近年来,女性骑手逐渐在“死亡之墙”中崭露头角,打破过往以男性为主的特技生态,成为表演的一道独特风景。
印度的 “死亡之墙”表演除了摩托车外,还会加入汽车表演。
“死亡之墙”表演并非印尼独有,它的身影同样出现在印度、孟加拉国、英国与东欧国家,但在印尼,它与夜市、庙会、集市等传统生活场景深度融合,显得尤为接地气与生命力旺盛。
在城市现代化与娱乐产业快速更迭的当下,这种带有原始张力与街头气息的表演依然活跃于印尼的夜市与乡镇嘉年华之中。它不只是一场特技秀,更是一种与土地、速度和生存深度纠缠的文化表达。“死亡之墙”的轰鸣声中,藏着平民技艺的顽强与不甘,也保留着一个社会边缘舞台上的独特美学与集体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