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茵莱湖上,悬挂在竹竿上五颜六色的织物映衬着工人们的身影
工人们把染过的布料挂在河上晾干
在缅甸茵莱湖的支流上,成片色彩斑斓的布料随风飘扬,映照在清澈的河水与湛蓝的天空之下。工人们将染过的布料一一挂起晾晒,织就了一幅动人心魄的水上画卷。
工人们把染过的布料挂在河上晾干
缅甸的染织传统已有数百年历史,在掸邦、钦邦与茵莱湖地区尤为兴盛。
工人正在用天然原料染制布料
这些织物多出自传统手工作坊,匠人采用蓝靛、姜黄、苏木、树皮和果实等天然原料制染,经过浸染、晾晒、固色等多道复杂工序,使布料呈现出深邃持久的色泽。其中,靛蓝染被喻为“湖水的颜色”,象征纯净与永恒。
身着缅甸传统服饰的女性
染织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直至今日,缅甸各地少数民族仍会在节庆时穿着传统染织服饰,不同的纹样与色彩代表着社会地位与身份。最具代表性的“罗衣”便由这些布料制成,成为缅甸人日常穿着的重要组成部分。
茵莱湖居民世代与湖水共生,利用阳光与风力,将染布工序与自然紧密结合。“水上晾布” 这一场景已延续数代,它既是家庭生计的来源,也构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如今,这一传统工艺在旅游业与文化保护的推动下重新受到关注,成为缅甸展示工匠精神与生活智慧的重要符号。
在阳光下随风摇曳的布匹,不仅是一件件商品,更像是湖畔人家写在空气里的诗行,讲述着关于劳作、手艺与生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