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降临,丝线轻颤、幕布亮起,东南亚的木偶便苏醒了——或悬丝旋舞于佛塔下,或破水而出于稻田间,或化作光影跃动在幕布上。在东南亚,木偶戏是最柔韧的文化记忆之一,跨越国界与时代。
缅甸提线木偶
缅甸木偶戏表演
在缅甸蒲甘,提线木偶以细致的雕刻与灵巧的操控闻名。有资料显示,这门艺术或起源于11世纪蒲甘王朝的宫廷娱乐,15世纪已成体系,19世纪达到鼎盛。
水上木偶表演
在越南的一个剧场内,现场观众观看水上木偶表演
在越南北部的稻田水乡,木偶戏以水为舞台。木偶师隐身水中,通过竹竿和丝线让木偶破水而出。木偶的动作与水面的波光相映成趣,讲述着丰收、渔猎与神话的故事。如今在河内升龙水上木偶剧院依旧场场爆满。
然而木偶艺术不止于丝线与立体偶像,还有一种以光影为舞台的形态——皮影戏。雕刻精美的影偶,在幕布与光源之间起舞,演员在幕后操纵影偶、配合音乐与吟唱,让平面的皮影焕发立体生命。
印尼皮影戏
在印尼,皮影戏以细致入微的牛皮雕刻加上乐队伴奏,将《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演绎成通宵的史诗巨制。
泰国巨幅皮影
日出时,两名男子在泰国海滩上表演传统的泰国皮影戏
在泰国,皮影戏分为巨幅庄重的Nang Yai与灵活生动的Nang Talung,既能讲述佛教故事,也能在节庆中即兴插入生活笑谈。
色彩浓烈、造型夸张是马来西亚皮影戏的特点
在马来西亚,吉兰丹皮影戏融合爪哇与泰南风格,色彩浓烈、造型夸张。
在柬埔寨,夜晚的稻田或宝塔旁边,篝火把傀儡的影像投影在白色幕布上。艺人一边操纵兽皮做成的2米高的大皮影,一边用高棉语唱述史诗,同时配以乐队伴奏和两位旁白,神秘古老的氛围感瞬间拉满。
在东南亚的夜色中,木偶们依旧在诉说着关于王朝与信仰、爱情与背叛、悲悯与欢笑的故事。只要有人愿意牵动那根线,这门古老的艺术就会继续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