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缅甸北部掸邦高原的茵莱湖,480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散落着180多个水上村落——这里世代居住着茵达族人。对于这个与水共生的民族来说,湖不仅是家园,更是生计与文化的根基。
茵达族的房屋多建在木桩之上,用树木、芦苇、竹枝等材料搭成,漂浮在水面,如同一座座“浮岛”。村落之间没有公路,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市场、学校、寺庙和小商店都分布在水上,人们在窄窄的水巷间来往如织。
他们的经济生活依托湖水展开。渔业是最传统的生计方式,独特的单脚划桨捕鱼技艺已成为茵莱湖的标志性景观。
湖面上漂浮的“浮岛农田”同样重要——这些由水草和泥土堆积而成的浮动地块上,茵达族种植番茄、黄瓜等作物,并将收成运到水上市场交易。
近年来,手工艺品制作和旅游业也成为新的收入来源,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体验湖上生活。
在外来游客眼中,茵达族被形象地称为“水上吉普赛”,他们的生活节奏缓慢而安宁,却又自给自足、井然有序。湖面上,渔夫划桨撒网、菜农收获浮岛蔬菜、孩子们乘船上学的画面,构成了茵莱湖独特的日常。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政府和社区正探索在保护湖区生态的同时,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让这一湖水上的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依旧延续与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