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5年“耕海牧渔”上海暑期学校学习的最后一天,25岁的马来西亚学员Nur Atirah Binti Azhar在笔记中写道:“可持续水产养殖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艺术。”
三周的学习让她深入了解了中国在生态养殖领域的创新实践,尤其是稻虾共作系统——将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结合,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减少化学品使用,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令我惊叹的是,中国的养殖户不仅注重产量,更关注生态系统健康。”Nur Atirah在参观上海周边的养殖基地时发现,现代化监测设备和智能管理系统帮助实现精准投喂和水质监控,显著提升养殖效率。
与其他国家学员的交流也让她获益匪浅。“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水产养殖经验,如越南的稻田养鱼、泰国的虾类养殖、挪威的深海网箱技术……这些经验分享让大家共同受益。”
作为马来西亚农业大学的毕业生,Nur Atirah表示将把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带回祖国。“马来西亚水域资源丰富,可借鉴中国生态养殖模式,发展适合热带地区的水产养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