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王船”仪式
民众拉着木质王船途经22个停靠点,直至抵达仪式现场
在马来西亚历史名城马六甲,有一场流传逾百年的民俗盛典——“送王船”, 至今仍以其壮观与神圣而闻名。每逢举办之时,当地民众便齐心协力,打造一艘精雕细琢的木制王船,并举行全程九公里、设有二十余处停站的大型巡境活动。所到之处,香火缭绕、鼓乐喧天。
“烧王船”仪式
庆典的高潮是焚烧王船。在一片鞭炮与诵咒声中,木船缓缓点燃,烈焰冲天,这一过程被称为“王船化吉”。仪式寓意将灾厄送离,迎向吉祥安泰,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祈愿。
民众拉着木质王船途经22个停靠点,长9公里,直至抵达仪式现场
送王船这一传统仪式,起源于15-17世纪的中国闽南地区,并随着“下南洋”的移民浪潮和海上贸易活动,逐渐传播至东南亚地区。送王船送的是“代天巡狩”的王爷,是代替皇帝巡游四方,赏善罚恶,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保护神。
2020年,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项目,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送王船仪式现场
每一艘王船都凝聚工匠数月心血:榫卯工艺、彩绘装饰、符箓寄愿,共同支撑起“焚舟送吉”这一传统仪式的延续。送王船既体现了海外华人对祖籍文化的坚守,也是马六甲多元社会共融的生动见证。
在火焰与祈福的交织中,王船化为灰烬。它所承载的,不只是古老信仰的力量,更是一种跨越世纪的精神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