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菲律宾在南海问题和涉台问题的负面举动有增无减。在中国政府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庄重时刻,菲律宾却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在南海地区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与巡航行动。
一边是世界多国深切缅怀浴血奋战、反抗侵略的英勇历史,坚定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另一边却是菲律宾纠集少数国家赤裸裸地挑衅地区和平稳定,公然藐视和背离战后国际秩序珍视和平、反对侵略的核心精神。
事实上,菲律宾在地区安全议题上日益激进,不仅系统性拉拢域外国家加大在南海军事存在,刻意推动南海问题“泛安全化”,还试图将双边争议偷换为国际安全议题,谋取不当利益。更有甚至,菲律宾还妄图插手台海议题,不断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和红线底线。种种行径,不仅无助于海上问题的解决,更对亚太地区安全、稳定与互信造成严重破坏。
拿最近的例子来说,菲律宾军方在靠近中国台湾的吕宋海峡设立“前进作战基地”。该基地位于巴丹群岛省的马哈陶镇,距离台湾最南端岛屿不到100海里。菲律宾海军发言人明确表示,此举是将目光从“安内”转向“攘外”,用于监控中国军舰和海警船的“异常动态”。这种举动不仅强化了菲律宾的军事存在,还暗示了潜在的对抗意图。更值得警惕的是,菲律宾参谋总长早在今年4月就以所谓援助在台菲侨为借口,指示部队为台湾可能遭受“入侵”做规划。这种言论将南海问题与台湾议题挂钩,明显是借机制造紧张。
过去两周,菲律宾拉拢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开展联合军事演习,进一步放大其挑衅效应。8月15日至29日,菲律宾与澳大利亚举行“两栖与陆上行动”(ALON)演习,涉及南海部分水域,超过3600名人员参与。演习内容包括两栖作战、海空互操作性演练、海上安全行动和联合实弹演习,也延伸到人道主义和灾难应对活动。这种多国参与的演习表面上看是加强伙伴关系和互操作性,但实际上是在南海敏感区域展示武力,具有明显的针对中国权利主张的意图。
8月底至9月初,菲律宾、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还在中国黄岩岛附近举行演练,部署导弹护卫舰、驱逐舰等战舰,进行防空演练、摆拍造势。菲律宾军方声明称此次活动重申了与“志同道合国家”的防务合作承诺,但这种“合作”发生在黄岩岛附近就明显带有挑衅和威胁意味。菲律宾无论是与澳大利亚举行的“两栖与陆上行动”演习,还是在南海有关海域开展的多国海军演练,均以提升联合作战能力为名,行展示武力、威胁中国之实,试图通过多国联手制造“围堵中国”的效应,此类演习频次增多、规模扩大、课目针对性增强,威胁地区和平稳定。
菲律宾的这些军事活动还伴随着外交和认知层面的挑衅。菲国家海事委员会发言人近日表示,提起针对中国的新的仲裁案件“仍然是一个选择”,是行政部门需要仔细研究的选项。这种言论延续了2016年“南海仲裁案”的遗毒,试图通过滥用国际法的方式否定中国合法权利主张。
同时,菲律宾推动南海叙事泛安全化,将正常的海域活动描绘成“威胁”。例如,菲律宾海警局发言人声称越南在南海的岛礁建设虽值得关切,但中国才是“真正的威胁”,指责中国“欺凌”其船只。菲律宾在舆论上采取双重标准,一方面对中国正常的海上执法活动进行污名化,渲染所谓“中国威胁”,另一方面却对其他国家类似行为保持沉默。这种选择性的“泛安全化”叙事暴露出菲律宾拉拢其他当事国构建联手对华的企图。此外,菲安全部门还频繁炒作所谓“外国势力渐进渗透”,进一步操控舆论,在官方和民间层面制造对立氛围。
面对菲律宾等国的挑衅,中国始终坚持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始终致力于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有着坚实的历史和法理基础。日本侵华战争期间非法侵占中国南海部分岛礁,但中国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文件确立的精神和原则,收复了相关领土主权。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立法、行政管理和外交活动,进一步巩固了主权主张。中国持续开展巡逻执法、资源开发和科学考察,维护了历史性权利。这些实践绝不是什么扩张,而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维护,确保侵略历史的教训不被遗忘。
面对复杂局势,中国始终秉持负责任大国担当,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双边协商和平解决争议,积极推动海上务实合作与共同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一道,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持续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并倡导建立了多个海上合作机制。
在资源共同开发方面,中国也与部分当事国有过成功实践或达成了重要共识,充分展现了中国通过对话与合作维护南海和平的诚意与努力。南海是地区国家的共同家园,中国将坚定维护自身权益,坚持对话协商,抵制外来干涉,确保地区的长治久安。
(丁铎:中国南海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所所长,2025年秋季学期海南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