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迄今泰国已接待外国游客1600 万人次,这一数据说明了泰国在旅游业方面的持续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而对于如今这个深受全球旅游爱好者追棒的地方,其实早在90年代,它的经济繁华程度就已经到达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那个时期的泰国,被称作亚洲四小虎。泰国首都曼谷的繁忙景象甚至被人戏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停车场”,大家说在曼谷一天只塞一次车,一塞就是一整天。今天我们要请出的这位嘉宾,正是当年在曼谷有过塞车体验的中国潮州人,他叫杨锡铭,他是前中国驻泰国大使馆侨务领事。
近日,据日媒报道,有关 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设备方面的准备 已经就绪,预计日本政府很有可能在8月正式启动排海。日本政府不顾国际社会的质疑与反对,执意强推核污染水排海,引发日本国内外反对声浪持续高涨。保护全球海洋环境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是国际法规定的义务,但日本政府在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上一意孤行。日本政府排放核污染水的行为是否违反相关国际法?日本要将核污染水排海,国际社会又应该如何行动?
日本政府强推核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行为,违背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72年《伦敦公约》及1996年《伦敦议定书》等国际条约。这些国际法,对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的行为有约束力吗?之前是否有类似的案例?相关利益方又能采取何种措施维权?
7月11日是中国航海日,广袤与未知是海洋与星空的共同特点。现在,在浩瀚太空中,人们有了认识海洋的“天眼”——海洋卫星。“面朝大海”的海洋卫星,借助遥感技术,为人们探索神秘的蓝色星球保驾护航。目前,海洋遥感技术有哪些应用以及进展?又是如何帮我们认识海洋、探索海洋?就这些问题,南海之声记者赵叶冰采访了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潘晓驹副教授。
个性的菲律宾人,拥有乐天派的生活方式。他们热情、好客,是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体,他们随性、乐观是表现主义的存在,他们注重礼仪也是传统文化的体现。本期节目对话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菲律宾研究中心主任 代帆,将结合他在菲律宾的工作经历讲述他眼中的菲律宾人。
近日,东盟国家开启线下外交模式,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对美国进行为期8天的工作访问,这也是拜登就职以来首位访问美国的东盟国家领导人。新美将在哪些领域加强合作,新美关系将有何新突破?与此同时,印尼、泰国、菲律宾、缅甸四国外长应邀来华又向外界传达了什么信号?本期节目电话连线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暨南洋研究院张旭东副教授就相关内容进行解析。
根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平台9月8日发布卫星图像显示,当天上午7时46分,美国“本福德”号导弹驱逐舰在南沙群岛美济礁西北海域正向美济礁航行。这是2021年美军第五次闯南海岛礁,也是年内第三次闯南沙岛礁12海里,另外两次在西沙。美军舰再次擅闯南沙用意何在?本期节目邀请总台军事评论员魏东旭就相关话题进行解析。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应邀对越南、柬埔寨、新加坡进行正式访问。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王毅今年以来第二次密集访问东南亚国家,同时也是继今年6月“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特别外长会”之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又一次面对面的密切互动。此次出访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内容以及接下来在防疫、经贸、地区形势有何新合作和新动向?本期节目电话连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和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骆永昆就相关话题进行解析。
近日,第54届东盟外长会及系列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今年的系列会议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在当前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各国间抗疫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以及接下来各领域合作向何方发展?与此同时, 南海声索国对“南海行为准则”二读的推进进程到了什么阶段?目前遇到的挑战又是什么?本期节目电话连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骆永昆、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就相关话题进行解析。
近日,美国副总统哈里斯计划8月份出访新加坡和越南,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于近日参加多场与东盟有关的部长视频会议。美国“环中国出访”有怎样的目的?东南亚各国对此有怎样的态度?本期《南海圆桌派》连线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骆永昆就相关话题进行解析。
日前,中国与德国就推进两国外交部开展合作发布联合声明,声明中提到“德方欢迎中国和东盟国家旨在达成有效的‘南海行为准则’进行的谈判”,‘南海行为准则’再次进入到西方国家的视野。而这显然让拜登政府“拉拢”其他国家在南海问题针对中国的计划遭受重重一击。明年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20周年,对此,《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会有新突破吗?使其停滞不前的原因又有哪些?当前,南海局势动荡及海上合作“原地踏步”的困局该如何破解?本期节目电话连线中国南海研究院副研究员陈相秒就相关话题进行解析。
日前,中国与德国就推进两国外交部开展合作发布联合声明,声明中提到“德方欢迎中国和东盟国家旨在达成有效的‘南海行为准则’进行的谈判”,‘南海行为准则’再次进入到西方国家的视野。而这显然让拜登政府“拉拢”其他国家在南海问题针对中国的计划遭受重重一击。明年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20周年,对此,《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会有新突破吗?使其停滞不前的原因又有哪些?当前,南海局势动荡及海上合作“原地踏步”的困局该如何破解?本期节目电话连线中国南海研究院副研究员陈相秒就相关话题进行解析。
日前,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致贺信。“消博会”是中国首个以消费精品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展览总面积8万平方米,国内外超2500个品牌参展。首届“消博会”有哪些亮点?为何在海南举行?参展企业和消费者能享受哪些实惠?本期节目带您云逛“消博会”。
2016年3月23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海南三亚成功举行,中国和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领导人本着“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精神,共同宣布启动这一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一致决定建设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五年来,澜湄六国在互联互通、跨境经济、水资源管理、减贫扶贫等方面取得了哪些积极成果,接下来,澜湄合作又将如何继续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的发展。本期节目电话连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问题专家骆永昆就相关话题进行解析。
近日,台湾岛内媒体炒作解放军扩建机场,声称战机升空约7分钟即可飞抵台北上空,台当局此时炒作解放军活动究竟有何图谋?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即将换人,印太司令部提出“对华威慑’新需求,美国印太战略会作何调整?美国捣乱亚太地区之际,还欲拉盟友一起搅局,美军官员为何执迷渲染所谓“中国威胁”? 本期节目邀请军事评论员魏东旭就相关话题进行解读。
近日,台湾岛内媒体炒作解放军扩建机场,声称战机升空约7分钟即可飞抵台北上空,台当局此时炒作解放军活动究竟有何图谋?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即将换人,印太司令部提出“对华威慑’新需求,美国印太战略会作何调整?美国捣乱亚太地区之际,还欲拉盟友一起搅局,美军官员为何执迷渲染所谓“中国威胁”? 本期节目邀请军事评论员魏东旭就相关话题进行解读。
从1984年首次开展南极考察活动至今,我国南极科考事业已走过37个春秋,南极科考队员长期坚守岗位,这些科考队员们在南极都在做什么样的工作?企鹅会成为他经常到访的邻居么?本期节目我们就来听听南极科考的那些事儿。
从1984年首次开展南极考察活动至今,我国南极科考事业已走过37个春秋,南极科考队员长期坚守岗位,这些科考队员们在南极都在做什么样的工作?企鹅会成为他经常到访的邻居么?本期节目我们就来听听南极科考的那些事儿。
美军在南海的活动进入2021年以来并没有停止。从1月开始,美军无人侦察机就进入南海海域进行侦查,继1月9日、10日、13日、15日,美军MQ-4C无人机已经在南海实施了不下10次的侦查行动。与此同时根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平台发布的消息, 1月23日上午,美军罗斯福号航母经由巴士海峡进入南海活动。2021年年初,美军机、航母就来南海耀武扬威,意欲何为?频繁来南海抵近侦察的美军MQ-4C无人机永久部署在亚太,会对美军在南海的活动侦查有何影响?2021年美军在南海的军事行动会出现怎样的新形势? 本期节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评论员魏东旭就相关话题进行解读。
近期,在印度与越南两国举行的线上总理峰会上,印度总理莫迪声称南海行为准则“不应损害该地区其他国家或第三方的利益”,两国总理还强调了所谓南海“航行自由”的重要性。印度为何会有这样的表态?2021年南海局势是否会因此有所改变?本期嘉宾中国南海研究院副研究员陈相秒就相关话题进行解读。
2020年是南海形势由“治”向“乱”演变的一年,美国等域外国家及部分南海周边国家并未因新冠疫情在南海放缓兴风作浪的步伐。展望2021年,中美南海博弈的延续性和争端当事国间海上利益争夺的突发性,使得南海局势由“乱”及“治”的前景不容乐观。
2020年,南海问题依然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既是国际主流媒体跟踪报道的热门方向,也是许多双边、多边政治磋商和学术会议绕不开的话题。影响南海局势再度升温的诸多消极因素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消除,“军事博弈”与“规则之争”也成为南海秩序演进中的新常态。2021年南海局势将何去何从?又会面对哪些挑战和机遇?伴随着“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磋商的加速推进,地区规则构建将进入影响力和主导权争夺的博弈时期,新的动荡或将不期而至。《南海圆桌派》特别策划“2020南海这一年”,电话连线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丁铎,回顾盘点2020年南海热点新闻事件,前瞻2021年南海局势。
2020年,南海问题依然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既是国际主流媒体跟踪报道的热门方向,也是许多双边、多边政治磋商和学术会议绕不开的话题。影响南海局势再度升温的诸多消极因素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消除,“军事博弈”与“规则之争”也成为南海秩序演进中的新常态。2021年南海局势将何去何从?又会面对哪些挑战和机遇?伴随着“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磋商的加速推进,地区规则构建将进入影响力和主导权争夺的博弈时期,新的动荡或将不期而至。《南海圆桌派》特别策划“2020南海这一年”,电话连线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丁铎,回顾盘点2020年南海热点新闻事件,前瞻2021年南海局势。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致使全球邮轮市场停摆,我国的西沙邮轮航线也于今年1月底停止了运营。停航300余天后,12月9日,西沙航线的邮轮“南海之梦”终于复航,西沙也迎来了今年首批观光客。自2006年邮轮母港市场开始,我国邮轮旅游业开始呈现井喷式增长,至2016年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邮轮市场。这样快的“中国速度”,是不是让你瞠目结舌,而邮轮市场在中国究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疫情之下,我国邮轮产业遇到了哪些挑战和机遇?在当前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我国邮轮产业将何去何从?本期节目电话连线三沙南海梦之旅邮轮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华,就相关话题进行探讨。
近日,执航三亚-西沙航线的“南海之梦”轮和“长乐公主”轮复航。这将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境内迎来首个海上游轮航线复航。坐着游轮去西沙是怎样的体验?海南自贸港建设会对当地邮轮游艇等重大装备项目产业发展有何影响,与此同时,我国游轮产业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危重中求变寻新机?本期节目电话连线三沙南海梦之旅邮轮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华就相关话题进行解读。
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平台发布的消息,12月6号美国海军“马金岛”号两栖戒备群以兵分两路进入南海活动。航迹图显示,“马金岛”号两栖攻击舰与“萨摩赛特”号船坞登陆舰 分别从一北一南进入南海海域。另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消息,12月9日下午15时许,美海军战略无人侦察机MQ-4C进入南海作业。该机上一次来南海是11月21日至22日,当时“巴里”号导弹驱逐舰自北向南穿越台湾海峡,MQ-4C为其提供情报支援。美国政府换届之际,仍不断派军机军舰进入南海挑衅意欲何为?与此同时,美海军部长近日宣布重建第一舰队,美军这一做法又将如何影响地区局势?本期节目邀请本台军事评论员魏东旭就相关话题进行解读分析。
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平台发布的消息,12月6号美国海军“马金岛”号两栖戒备群以兵分两路进入南海活动。航迹图显示,“马金岛”号两栖攻击舰与“萨摩赛特”号船坞登陆舰 分别从一北一南进入南海海域。另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消息,12月9日下午15时许,美海军战略无人侦察机MQ-4C进入南海作业。该机上一次来南海是11月21日至22日,当时“巴里”号导弹驱逐舰自北向南穿越台湾海峡,MQ-4C为其提供情报支援。美国政府换届之际,仍不断派军机军舰进入南海挑衅意欲何为?与此同时,美海军部长近日宣布重建第一舰队,美军这一做法又将如何影响地区局势?本期节目邀请本台军事评论员魏东旭就相关话题进行解读分析。
六百多年前,郑和率领着具有帆船航海时代最高水平的明朝船队扬舤起航,七下西洋,成为中国人走向远洋的序幕。历经几百年的发展,现在帆船运动已逐渐成为一项被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水上运动,备受年轻人的喜爱。帆船航行的动力不仅来自风,更来自航行者内心的目标。对于向往远方的人来说,任何风浪都无法阻止他们探索的脚步。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帆船运动世界冠军,世界最佳水手陈锦浩先生带您感受帆船运动的独特魅力.
光影传情,全球电影人共相聚。近日,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在三亚拉开帷幕。海棠湾畔,众星云集,灯光璀璨,精彩纷呈。海南,再度吸引全球关注。本届电影节共吸引了来自114个国家和地区的四千多部影片报名。189部中外佳片在海口、三亚、儋州、琼海4座城市的15家影院进行展映。其中,世界首映、亚洲首映、中国首映的影片就有97部。今年的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会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开局之年,海南自贸港电影产业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戳链接,跟着电影节一起开启光影记忆。
光影传情,全球电影人共相聚。近日,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在三亚拉开帷幕。海棠湾畔,众星云集,灯光璀璨,精彩纷呈。海南,再度吸引全球关注。本届电影节共吸引了来自114个国家和地区的四千多部影片报名。189部中外佳片在海口、三亚、儋州、琼海4座城市的15家影院进行展映。其中,世界首映、亚洲首映、中国首映的影片就有97部。今年的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会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开局之年,海南自贸港电影产业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戳链接,跟着电影节一起开启光影记忆。
潜水并不像许多运动那样为人所熟知,也许我们接触潜水只是好奇,但随着去过越来越多的地方,我们的心态也会悄然地发生变化。通过潜水,我们开始学习开放水域潜水员认证,完成书面和实际的测试和技能。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厦门瑞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休闲潜水教练陈景亮先生
潜水并不像许多运动那样为人所熟知,也许我们接触潜水只是好奇,但随着去过越来越多的地方,我们的心态也会悄然地发生变化。通过潜水,我们开始学习开放水域潜水员认证,完成书面和实际的测试和技能。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厦门瑞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休闲潜水教练陈景亮先生
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正式签署,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就此诞生。RCEP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协定?它的成功签署又会对整个亚太区域经济有何影响?中国又将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本期节目电话连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就相关话题进行解读。
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正式签署,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就此诞生。RCEP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协定?它的成功签署又会对整个亚太区域经济有何影响?中国又将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本期节目电话连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就相关话题进行解读。
今年是中国和新加坡建交30周年。在共抗疫情过程中,中新两国政府和各界互施援手,守望相助。抗疫合作成为中新关系新亮点,为中新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增添了重要内涵。三十年间,两国在经贸、海洋等领域和共建“一带一路”中取得了哪些积极成果?中新关系未来还会遇到那些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期节目电话连线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新加坡研究所所长杨静林进行解读。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10月15日圆满结束对柬埔寨、马来西亚、老挝、泰国和新加坡的访问,有关国家主流媒体对此访进行广泛报道并予积极评价。在当前全球疫情持续蔓延背景下,启动与东南亚国家的线下外交有何重要意义?此前,王毅在“抓住数字机遇,共谋合作发展”国际研讨会高级别会议上提出的《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在地区国家数字经济合作中将发挥什么作用?本期节目电话连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问题专家骆永昆就上述话题进行解读。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10月15日圆满结束对柬埔寨、马来西亚、老挝、泰国和新加坡的访问,有关国家主流媒体对此访进行广泛报道并予积极评价。在当前全球疫情持续蔓延背景下,启动与东南亚国家的线下外交有何重要意义?此前,王毅在“抓住数字机遇,共谋合作发展”国际研讨会高级别会议上提出的《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在地区国家数字经济合作中将发挥什么作用?本期节目电话连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问题专家骆永昆就上述话题进行解读。
2020年9月21日13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二号C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海洋二号C卫星是我国第三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也是空间基础设施海洋动力探测系列的第二颗业务星,将与2018年10月发射的海洋二号B卫星及后续规划发射的海洋二号D卫星组网运行,共同构成我国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 2020年6月11日2时31分,HY1D卫星搭乘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作为海洋水色卫星家族的新成员,HY1D卫星将与2018年发射的HY1C卫星一起组成我国首个海洋民用业务卫星星座,开启海洋水色业务卫星组网观测的新时代。究竟什么是海洋动力卫星,什么是海洋水色卫星?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差异?同时与南海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三亚海洋研究院 陈树果 副教授带您走进海洋水色卫星。
近日,2020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深圳举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海洋经济展会,2020海洋经济博览会以“开放合作、共赢共享”为主题,包括展会、论坛、线上线下活动等内容,一大批代表全球前沿技术的国之重器和科研成果纷纷亮相。海博会聚集了海洋经济各类资源,把脉海洋经济发展新趋势,为世界沿海国家搭建起一个开放合作、共赢共享的平台,助推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水母,看起来仙气可人,实际却很危险,看似性情温和的外表常常暴露凶猛的本质。水母的爆发会引起养殖业、旅游业等带来威胁,甚至会引发生态灾害。谁会是水母的天敌呢?南海的水母分布情况是怎样的?我国发现被称为“活化石”的桃花水母,是生态环境逐渐向好的表现么?本期节目邀请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李晓梅副教授进行解析。
水母,看起来仙气可人,实际却很危险,看似性情温和的外表常常暴露凶猛的本质。水母的爆发会引起养殖业、旅游业等带来威胁,甚至会引发生态灾害。谁会是水母的天敌呢?南海的水母分布情况是怎样的?我国发现被称为“活化石”的桃花水母,是生态环境逐渐向好的表现么?本期节目邀请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李晓梅副教授进行解析。
一提及海洋动物,我们总会想到鱼、虾、蟹等这些好吃的海鲜,又或者是珊瑚、海葵、砗磲等这些漂亮的生物。大多数的浮游动物个体都比较小,大多需要在解剖镜下才能看清它们的模样,但是有些种类可以很大,比如海蜇、霞水母、僧帽水母等大型水母,有些也可以很小,比如肉眼看不清的夜光虫。对海洋中的这些浮游生物,许多人都知道,它们产生了氧气,滋养了海洋生物,甚至能影响气候。然而,这些小生物长什么样呢?他们到底有什么特殊作用?本期节目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连线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杨位迪先生。
本期节目电话连线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岩,通过还原“南海1号”船上人群与生活景像,讲述“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本期节目电话连线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岩,通过还原“南海1号”船上人群与生活景像,讲述“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随着对“南海Ⅰ号”考古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信息被解读出来,本期节目讲重点解读“南海Ⅰ号”是一艘怎样的船?为何会沉没?船上有哪些人?此次远航的目的地是哪里?本期节目电话连线广东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岩讲述“南海Ⅰ号”的故事。
随着对“南海Ⅰ号”考古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信息被解读出来,本期节目讲重点解读“南海Ⅰ号”是一艘怎样的船?为何会沉没?船上有哪些人?此次远航的目的地是哪里?本期节目电话连线广东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岩讲述“南海Ⅰ号”的故事。
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学校位于西沙永兴岛,是中国最南端的学校。永兴学校是一所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及职业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学校。作为中国最南端的学校,让教育的果实结满三沙的各个角落,是每一位三沙永兴学校教职工的梦想。节目电话连线前三沙永兴学校校长张勇,讲述永兴学校新学年的第一堂课以及琅琅书声背后的故事。
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学校位于西沙永兴岛,是中国最南端的学校。永兴学校是一所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及职业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学校。作为中国最南端的学校,让教育的果实结满三沙的各个角落,是每一位三沙永兴学校教职工的梦想。节目电话连线前三沙永兴学校校长张勇,讲述永兴学校新学年的第一堂课以及琅琅书声背后的故事。
2019年对于深圳来说肯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国海洋第一展”海博会落地深圳、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这一年,人们的目光多次聚焦于南中国最具活力的湾区,这片神奇的海岸。新的定位会为深圳带来怎样的历史机遇?“海洋”会在深圳与整个大湾区发展腾飞中扮演怎样无可替代的作用?真正的“海洋 城市”到底又会给我们翻开怎样的新画卷?本期节目电话连线中国杯帆船赛COO晓昱为您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海洋故事。
拥有14年光阴的中国杯帆船赛,已经成长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大帆船赛事之一。现在的中国杯,早已不仅是成人们的大聚会,更是小朋友的狂欢。他们体格虽然不大,但是勇气和耐力却是一点也不输成人。这些帆船少年们,或许正是以后奥运赛场上的国家健儿,承担着为国争光的荣耀,又或者是下一个骨灰级爱好者,延续着先辈们热爱自由、风浪的冒险精神。本期节目电话专访中国杯帆船赛创始人晓昱,聊聊中国杯帆船赛乘风破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