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至22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完成任内第五次到访美国。事实上,马科斯已经是任上到访美国次数最多的菲律宾总统,也是特朗普再度出任美国总统后,接待的第一位东盟国家领导人。
但与此同时,马科斯此次访美的“精神胜利”——其将1%的减税视为“重大成就”——却出卖了菲律宾的未来,让菲律宾在与美不对称盟友关系中进一步陷入国家战略自主、安全与发展利益受损的境地。
当地时间2025年7月22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
首先,尚未公布细节的美菲贸易协议中两组数字的对比,折射出协议的不对等和菲律宾的从属地位。
根据美国总统特朗普22日在社交媒体的发文,菲律宾将对美国开放市场并实施零关税,而美国将对菲律宾进口商品征收19%的关税。这就意味着,面对美国的贸易霸凌,菲律宾政府的妥协和努力仅仅换来一个百分点的降低。然而,哪怕是美国将对菲律宾产品征收19%的关税,仍高于特朗普4月初首次宣布向菲律宾实施的“对等关税”税率,彼时的税率为17%。
这就是说,自4月迄今菲律宾政府的妥协与努力换来的,并非加征关税税率的降低,而是2个百分点的抬升。这样看的话,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将马科斯看作是“非常强硬的谈判者”,或许背后另有含义。
其次,在新的美菲贸易协议下,菲律宾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将受到深重影响。
2025年3月23日,菲律宾“摩托车节与展览2025”举行,吸引来自日本、印度、中国和欧洲的制造商前来参展。
就贸易总量来看,美菲贸易规模其实并不大。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美国2024年从菲律宾进口了价值140亿美元的商品,主要包括计算机等电子产品、加工食品、机械设备和服装等,而美国向菲律宾出口的商品总额为90亿美元。由此看来,菲律宾作为对美市场依赖的一方,协议将影响菲律宾对美出口商品的成本和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削减菲律宾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由于菲律宾国内缺乏完整制造替代链条,医药、汽车、通讯、农业机械等方面严重依赖进口,对美零关税或许能够帮助其降低关键产品的进口成本,但这无疑也意味着菲律宾本土产业与行业的发展将面临巨大的冲击,而建立在对美进口依赖基础上的本土转加工产业将进一步失去发展的自主权。
再次,美菲贸易协议并不纯粹,经济与防务呈现出深度捆绑的态势。此次访美期间,一个百分点的谈判“胜利”或许在马科斯看来并非重点,如何进一步强化美国对菲律宾军事现代化和防务建设的支持才是目的。
当地时间2025年7月21日,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在五角大楼与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特会谈。
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在会晤中直言,亚太地区仍然是美国的“优先事项”,美国将支持菲律宾“为实现武装部队和集体防御现代化的努力”;美国务卿鲁比奥与马科斯重点讨论了“吕宋经济走廊”项目(Luzon Economic Corridor, LEC),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支持菲律宾苏比克湾、克拉克、马尼拉和巴丹加斯之间的互联互通”。
就此,已经宣布退出“一带一路”倡议的菲律宾极其兴奋,马科斯扬言“菲律宾正着眼于成为亚洲下一个制造业和物流业枢纽”。但对于美国来说,“吕宋经济走廊”同样包藏进一步扩大地区军事影响和存在的目标,这同时也将推动菲律宾被捆绑于美国战车上。
最后,美菲贸易协议将前所未有地损害菲律宾的战略自主,菲律宾不仅不能奢望战略自主,甚至连所谓的“战略回旋空间”也是不能想的。
当地时间2025年7月22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白宫欢迎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
在马科斯访美前,其姐姐——参议员艾美•马科斯呼吁其应在对美谈判中“保持谨慎,捍卫菲律宾的国家利益”。
同时,她还透露美国在美菲贸易协议草案中加入一项条款,若菲律宾与“具敏感性的第三国”签订新的双边或优惠贸易协议,美国可单方面终止本协议。正如她所言,这一条款明显侵犯菲律宾的主权与缔结国际协议的独立自主权,而“没有任何总统应该出卖菲律宾的主权”。
当地时间2025年4月26日,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期间,美国海军远征舰艇拦截系统NMESIS被部署到军演中。
虽然美菲贸易协议的细节迄今无从可知,但从目前来看,所谓的独立自主权并不为马科斯看重。显然,这一协议将长远地影响菲律宾的国家自主和对外交往。而这也恰如艾美·马科斯所言,“如果我们今天交出自己的权益,就是出卖每个菲律宾人的未来”,显然这正是马科斯此行“精神胜利”的本质。
(作者:葛红亮,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副院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海研究专家委员会”特邀研究员)